河间传-柳宗元

作品简介

唐文。柳宗元作。宋王楙《野客丛书》云:“客或讥原涉曰:‘子本吏二千石之世,结发自修,以行恶推财礼让为名,正复雠取仇,犹不失仁义,何故遂自放纵为轻侠之徒乎?’涉应曰:‘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伯姬及陈孝妇。不幸为一盗贼所污,遂行淫佚,虽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吾犹此矣’。此柳子厚《河间传》之意也。”黄震说:“志贞妇一败于强暴,以计杀其夫,卒狂乱以死。子厚借以明恩之难恃。愚以为士之砥节砺行,终不免移于富贵利欲者多矣。正当引以自戒,而不必计其恩之可恃否也。”今人孙昌武说本文乃“虚构”之作,已不是史传,“包括着政论、寓言、小说等多种因素”。通过河间妇的形象,“影射当时士人操守败坏,朋友之恩难恃,君臣之际可畏,也是寄托了对现实的感慨的”(《柳宗元传论》)。本文描写细致,情节曲折,刻划人物的音容笑貌,描绘人物的行动和场面十分生动。内容上虽有不堪入目之处,但在艺术描写的技巧上很突出。

作者简介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被后人尊称为“韩柳”。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是北魏侍中济阴公柳庆的七世孙,世称柳河东。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与韩愈一起反对当时流行的骈文,提倡复归汉魏六朝的古文风格。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上,其文章论说性强,逻辑严密,语言精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诗歌方面,柳宗元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诗作展现了他的孤独、愁肠、思乡、坚持等情感。他的一些诗篇如《江雪》、《溪居》、《渔翁》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总的来说,柳宗元的一生颇为坎坷,他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至边远地区,但他在流放期间依然持续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他的思想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