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三杰-徐哲身

作品简介

晚清时节,当西方大国强势崛起时,华夏大地上却皇朝暗淡、官场腐化,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起义,特别是太平军势如破竹,大清帝国危在旦夕。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本是传统意义上的士人,却欲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创办湘军,操练水师,握筹布画,与太平军展开一场殊死较量。

作者简介

徐哲身(1884年生),原名宦海,字伯庆,号浙生,是浙江嵊县(现嵊州)人。他是一位晚清时期的小说家,属于“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与著名作家张恨水同属一派。在投身文学创作之后,他改名为哲身,又自号“养花轩主”。

徐哲身自幼天资聪颖,曾受过良好教育,其父为晚清时期的二品名将徐春荣。10岁时,他随家人迁居至绍兴五云门的“徐大夫公馆”,生活条件优越。然而,随着父亲的去世,家庭遭遇变故,经济状况衰败,他与母亲重返故乡仙岩。在这期间,徐哲身曾有一段放纵不羁的生活,但最终在五姨太汪氏的劝导下重新专注于学业,致力于文学创作。

凭借扎实的文学基础和出众的文字驾驭能力,徐哲身不仅在国内文坛崭露头角,还曾赴日本留学,拓宽了视野。回国后,他在仕途上也有所涉足,担任过督练公所书记官、北路警察署长等职,并曾在苏州兼职《花报》主笔,显示出他在政界与文化界的双重影响力。

徐哲身的代表作品包括《汉宫二十八朝演义》、《曾左彭》、《春江新潮》等,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是研究晚清及民国初期社会文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文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