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拈古汇集-白岩净符

作品简介

凡四十五卷。清代僧白岩净符编。康熙三年(166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五册。编集自佛祖至南岳下三十三世、青原下三十六世诸师之拈提、机缘;系自宗门统要续集,集录宋、元以前者之拈提语,并补其机缘,对于‘统要’未载之宋、元以后者,则次第续列。其广搜各方语录、行状、碑铭,凡一拈一别、一代一征,皆依统要体例增订编列,得一七○○则,系公案之集大成者。

作者简介

白岩净符是清代的一位禅僧,俗姓刘,号位中,出生于庐陵(现今江西吉安)。他的修行生涯中包含了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最初,他前往弁山参拜瑞白明雪禅师,但未能达成深刻的领悟(不契)。随后,他返回家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见到飞鸟衔梨堕地,这一幕成为了他开悟的契机。受到这一启发后,他再次踏上求法之路,这一次他前往宝寿山,向石雨明方禅师展示自己的所悟,并得到了明方禅师的认可与印可,因此成为石雨明方的法嗣,继承了曹洞宗的法脉。

此外,白岩净符还著有《法门锄宄》,此书收录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主要探讨了禅宗史上云门、法眼宗及天皇道悟所属法系的问题,显示了他在禅宗历史和教义研究方面的贡献。通过这部著作,白岩净符对传统记载中关于天皇道悟非属青原行思法系的说法进行了考证。

综上所述,白岩净符不仅在个人修行上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成就,还在禅宗学术研究领域留下了重要的文献,对后世理解禅宗历史和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