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1卷。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1883年。内容有正面 (穴) 图、背面 (穴) 图、指节图、灸盏图、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应灸七十症 (为中风、尸厥等病的灸法取穴)。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本书论述简要。书中介绍了一种将特制的药艾放入银质的“灸盏”中进行灸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但书中的人神禁忌部分具有明显的唯心色彩。
作者简介
金冶田是清代著名的针灸学家,特别擅长于灸法。金冶田在医学史上留有深刻的痕迹,尤其是他对灸法的贡献。下面将从多方面深入探讨金冶田的生平、学术贡献以及其影响:
生平背景
清代医学环境: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科技和思想相较于前代有所进步,但在医学领域,许多传统理论和实践仍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金冶田能够专注于针灸学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显示了其对医学传统的深厚理解和创新能力。
个人经历:关于金冶田的具体生平细节,现有资料并不详尽。然而,可以推测他可能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在灸法领域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表明,他在当时的医学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和认可。
学术贡献
《灸法秘传》:《灸法秘传》是金冶田最为人所知的著作,由雷少逸编纂,于1883年刊印。该书详细记录了灸法的理论和实践,反映了金冶田对灸法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书中不仅讨论了灸法的技术细节,还强调了灸法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的医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针灸学的发展:金冶田的工作不仅仅是对灸法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他对针灸学的推动作用。在当时,针灸学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金冶田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丰富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对后世的针灸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技术与方法
灸法的特点:灸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草等材料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金冶田对灸法的研究不仅停留在传统方法上,他还可能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方法和应用,使得灸法更加多样化和有效。
针灸与灸法的结合:在金冶田的实践中,针灸和灸法往往不是孤立使用的。他可能会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运用针灸和灸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种综合治疗方法体现了他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深刻理解。
历史评价与影响
当代评价:在金冶田的时代,他的针灸技术和灸法研究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尊重。他的工作不仅提高了灸法在医学界的地位,也为后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远影响:金冶田的学术成果和医疗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灸法秘传》成为学习针灸和灸法的重要文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者。通过对他工作的研究和传承,金冶田的针灸学理念和方法得以延续和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金冶田不仅是清代一位杰出的针灸学家,更是中医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工作不仅深化了对灸法的理解和应用,也推动了整个中医学领域的发展。对于现代的中医学者和实践者来说,金冶田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目录
刘序
凡例
灸法秘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