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相传为孔子所编。记载周王朝、鲁国及其它各国大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行文简扼谨严,寓带褒贬,称“春秋笔法”,对后世历史著作和散文著作甚有影响。解释《春秋》者有“左氏”、“公羊”、“穀梁”三传。《左氏传》相传为鲁左丘明所撰,侧重释其史事。《公羊传》相传为齐公羊高所撰, 《穀梁传》相传为鲁穀梁赤所撰,侧重释其文字体例。《春秋》与三传本来单行,晋以后将其文字分载于各传有关内容之前,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著名注本有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晋范宁《春秋榖梁传集解》。有《十三经注疏》本。
作者简介
孔子,春秋末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他的一生是求学与教育的一生,他自幼聪明好学,对知识有着无比的渴望。成年后,他开办私塾,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知识,强调“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政治上,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官员,但由于政治腐败和权贵的排挤,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随后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广其思想,并在晚年回到鲁国专心教育和编著《春秋》等书籍。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及“德治教化”,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近两千年的文化与社会。孔子还注重建立制度以维持社会秩序,提倡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以及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总的来说,孔子作为一位重视个人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其教诲与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华文化圈。他不仅在思想、教育和政治方面留下深刻印记,还通过《论语》等著作影响了无数后来者。
目录
隐公
桓公
庄公
闵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