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卷。元朱震亨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 (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药主治范围也有夸大之处,方中药物配伍也多于制方之法不合,而且多重用温补燥热之剂,失之过偏,因而根据该书中所存的重要问题列举三十一条,并逐一进行论述、解答,反对泥守旧说,提倡养阴、戒燥热的观点。指出 “病者一身血气有深浅,体段有上下,脏腑有内外,时月有久近,形态有苦乐,肌肤有厚薄,能毒有可否,标本有先后,年有老弱,治有五方,令有四时。某药治某病,某经用某药,孰为正治反治,孰为君臣佐使,合是数者,计较分毫,议方治疗,贵在适中”。必须辨证施治。其所论述,多结合其学术见解及临床治验案例加以发挥,着重阐发了作者主张滋阴降火法则的具体运用,是丹溪学派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颇著。有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京师医局修补江阴朱元震刻本重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朱震亨,元末著名医学家,被誉为“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先生,出生于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他是元代的杰出医学家,与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并称为“金元四大家”,代表了不同的医学流派。以下是关于朱震亨的相关介绍:
早年经历:朱震亨自幼聪明过人,受到长辈的高度评价。他原本热衷于行侠仗义,但在三十六岁时,决定放弃学业,转而追求医学知识。这一转变源于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母亲患病的经历。
学医之路:朱震亨在许谦的影响下开始学习性理之学,并在徐谦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后来,由于母亲的疾病,他决心成为一名医生。在这一过程中,他四处求学,终于得到了罗知悌的指导,医术大进。
学术贡献:朱震亨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强调了养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从而创立了“滋阴派”。他的学说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留下了《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等重要医学著作。
个人品质:朱震亨以其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诚恳待人,有求必应,其医术声名远播,吸引了众多求学者和求医者前来拜访。朱震亨的徒弟戴思恭,也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曾向朱震亨学习医术二十余年,并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
历史地位:朱震亨不仅在医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学者。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最终在医学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追求专业知识,以造福人类健康。
总的来说,朱震亨不仅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医学家,还是“滋阴派”的创始人,他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生故事体现了一个医学家的执着追求和崇高品德,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目录
局方发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