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五卷,南北朝时期医家龚庆宣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该书序文称此书是南北朝时的刘涓子从神仙那里得来的,故题名为《刘涓子鬼遗方》,其实可能是由刘涓子收集草创,经龚庆宣整理成书。全书共五卷,扼要地总结了治疗金疮、痈疽、疮疖及其他皮肤病的经验。第一卷总论痈疽的鉴别,诊断。其他四卷则论述外伤、痈疽、疮疖、湿疹、疥癣等外科及皮肤病的病证及治疗,收录各种处方一百四十馀篇。在外伤治疗方面,着重运用止血、收敛、止痛、镇静和解毒等方法。在治疗外痈疽方面,正确运用各种杀菌药物如黄连、黄芩、雄黄、水银、丹砂等,并配合使用软膏及膏药。该书所载用水银治疗皮肤病,在医学上是最早的记录,比国外使用水银软膏要早六百年。关于以白纸引流排脓办法,是中医用药捻的最早记载。书中论述内服大黄汤治疗肠痈时,指出:“脉数浓成不可服此方”,这对防止穿孔很有意义。该书的丰富内容,反映了在公元五世纪以前我国外科学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有研究参考价值。版本主要有《读画斋丛书》辛集本、《三三医书》第二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作者简介
刘涓子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尤其在外科方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生平和成就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医学发展的特点,也对后世的医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生平背景
时代背景:刘涓子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分裂、战乱频繁的时代。由于战争频发,外伤患者增多,这也促使了当时医学特别是外科的发展。
个人经历:刘涓子出生于江苏京口(今镇江京口区),他的生活和医学实践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晋义熙六年(410年),他跟随刘裕北征,专治被创者,这段经历对他的医学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医学成就
外科专长:刘涓子在医学上尤精于外科方术,特别是在处理“金创”外伤疗法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刘涓子鬼遗方》:宋元嘉十九年(442年),刘涓子撰写了《刘涓子鬼遗方》,原书共10卷,但目前仅存5卷。这部著作总结了他一生的治疗经验,尤其是关于痈疽病因及鉴别方法的详细描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
学术贡献
痈疽研究:《刘涓子鬼遗方》中,刘涓子对痈疽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医学知识。他的这些治疗方法对于提高外伤患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皮肤病治疗:除了外伤治疗,刘涓子还对疥癣及发秃等皮肤病有一定的研究和治疗方略,这些内容也在《刘涓子鬼遗方》有所体现,丰富了当时对皮肤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后世影响
龚庆宣的贡献:南齐时期的著名外科医家龚庆宣在吸收前人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刘涓子鬼遗方》进行了整理和编辑,使得这部著作得以更广泛的流传和学习。
医学传承:刘涓子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通过《刘涓子鬼遗方》得以保存和传播,对后世医学特别是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在于他对医学知识的系统整理和理论探讨,为后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刘涓子的医学实践和理论贡献是南北朝时期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生平和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医学需求和水平,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轨迹。通过对刘涓子及其著作的研究,人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南北朝时期的医学特点,还能从中汲取对现代医学实践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