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理学书名。北宋刘敞(世称公是先生)著。据刘敞墓志,《弟子记》本作5卷,《郡斋读书志》作1卷,后《四库全书》本厘定为4卷。《四库全书总目》称:是书“文格古雅,与敞所注《春秋》词气如出一手,似非其弟子所能。故晁公武《读书志》以为敞自记问答之言,当必有据也。”据此,乃敞自记讲学中问答而托名于弟子。其内容大旨在发挥孔孟正统儒学思想,攻击王安石者甚多,对二程、苏轼、欧阳修等学说亦予以排斥。所见在当时独成一家之言。如认为“道”与“仁义礼智”无别无二,“弃仁义礼智则安用道?”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对“学不可行者”、“言不可用者”,君子则“弗取”、“弗询”。又以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语攻击王安石自命为“圣人”,等等。对宋代学术流于空谈心性颇有纠弊的作用。是研究刘敞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有宋蜀中刊本、乾道七年(1171)江溥重刊本、淳熙元年(1174)赵不黯增补本及《知不足斋丛书》一卷本等。
作者简介
刘敞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隐逸思想。
刘敞的诗作《春草》描绘了春草生长的自然景象,并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淡泊之情。在这首诗中,“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形容春草茂密、生机勃勃,而“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则透露出诗人不愿随波逐流、保持个性独立的品格。
此外,宋代有“三刘”之称,有时指刘敞及其家族成员,包括刘攽(刘贡甫)、刘奉世(刘仲冯)。他们三人都精通《汉书》,并且有自己的学术见解。《三刘汉书》即为他们读《汉书》时所作注解的合集,这部作品纠正了前人不少错误。
刘敞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他的作品至今仍为后世所传颂。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原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