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医案。清李惺庵传,唐玉书辑。一卷。惺庵有《证治汇补》已著录。玉书为惺庵弟子,字翰文,上海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根据记录整理成书,约万余字。载案凡六十四则,包括中风、虚劳、血证、腹痛、眩晕、刀伤、血崩、伤寒、胎产、温热、泻泄等证,多为内科杂病中延治、误治之重症治验。每案详叙证候、脉象,分析病因病机,详明辨证机理,立法遣方等项,间有析方论药者。李氏认为 “医贵精详”,故辨证条理清晰,分析细致,据病之标本缓急灵活施治。尤精于脉诊。虽多为常见病证治,亦可见其治学之精。惜其编次无分门类,文辞亦间有艰涩之弊。有抄本藏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三三医书》 本。
作者简介
李用粹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医家,字修之,号惺庵。下面将从他的个人背景、医学贡献、以及在医学史上的地位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个人背景与早年经历
出生与家庭:李用粹出生于1662年,逝世于1722年。他出身于一个具有医学传统的家庭,其父李赞化为明崇祯年间的中书舍人,同时也是一位兼工医学的学者。这样的家庭环境为李用粹后来的医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识与成长:自幼受到家学的熏陶,李用粹博览医书,尤其精研《灵枢》和《素问》等古代医学经典,审其异同,穷其精髓。这种深厚的学术积累,使他在后来的医学实践中能够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医学成就与贡献
医学理论:李用粹在医学理论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对《灵枢》和《素问》的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践中的应用。他能够根据古代医学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临床实践:作为康熙年间上海四著名医家之一,李用粹的临床实践经验极为丰富。他的治疗方法多样,能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药物、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社会地位与影响
当时的认可:李用粹的医术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敬。他的患者不仅来自上海本地,甚至有来自远方的患者慕名而来。他的医术和医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历史评价:在清代乃至中国医学史上,李用粹都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对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和治疗案例,至今仍被医学界研究和引用。
代表著作与思想
著作概述:虽然具体的代表著作未在搜索结果中提及,但可以推测,凭借李用粹深厚的医学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很可能著有医学著作,这些著作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可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医学思想:李用粹的医学思想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他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这一点在当时的医学实践中显得尤为突出。
个人品质与医德
医德高尚:李用粹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他对待患者如同家人,细心诊治,耐心解答,深受患者的爱戴和尊敬。
终身学习:李用粹一生致力于医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学习,不懈探索,体现了一位医者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医学的热爱。
综上所述,李用粹不仅是清朝时期一位杰出的医家,更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医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深入了解李用粹的生平和贡献,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古代医家的卓越智慧。
目录
旧德堂医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