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治法总要-董汲

作品简介

二卷。宋董汲(生卒年不详)撰。董汲,字及之,东平 (今属山东)人,少时多病,立志务医。作者对内、儿诸科均有研究,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著有《小儿斑疹备急方》等。《脚气治法总要》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 (1093),原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有著录,后散佚,《四库全书》从 《永乐大典》辑出,分为上、下二卷。上卷首先阐述脚气病研究历史,探究病因、病机、病状,论说证治原则。脚气之疾在黄帝时名为厥疾,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南北朝时称作脚弱,唐代始称脚气。此病皆由风毒湿气而致,但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应有别。接着分为十二篇论,详论上述内容。下卷列疗方四十六首,区分情况,内服外用,十分赅备。此书是一部论述周密、内容丰富的脚气病学专著,也是我国医籍中得以保存的此类著作中最早一部。有《四库全书》本,振绮堂抄本,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 《董汲医学论著三种》 (包括本书)本。

作者简介

董汲,字及之,北宋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是著名儿科专家钱乙的同乡晚辈。他幼年学儒,进士落第后因急于养亲和自身健康原因,放弃功名而从事医学。董汲广泛研读《素问》、《灵枢》等医学经典,并撰写了多部医学著作,如《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脚气治法总要》等,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董汲的医术高明,尤重医德,他常怀“凡人之疾苦,如己有之”的心态,不辞辛劳地为患者治病,甚至资助贫困患者。他的这种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在当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董汲在医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儿科领域。他精治痘疹,与钱乙齐名,被誉为儿科圣手。他撰写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医学史上较早的痘疹专著,对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书中主张以寒药治斑疹,反对滥施温热,这一观点在当时颇具创新性。

除了儿科,董汲还擅长治疗脚气病。他编写的《脚气治法总要》一书,详细记载了脚气病的病因和治法,对后世治疗脚气病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他还收集整理了大量有效验方,编成《旅舍备要方》一卷,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董汲虽然出身医学世家,但并非元代汉军藁城董氏的成员。所谓“藁城董氏”,是以元代藁城名将董俊为宗室第一代的历史称谓。两者虽同姓董,但并无直接血缘关系。

综上所述,董汲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在儿科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他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值得后世学习和传承。

目录

提要
原序
脚气治法总要卷上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