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鉴-杜文燮

作品简介

本草类著作。明杜文燮撰。二卷。共五万字。卷一为药性总论,首载二百四十四种药物“寒热温平四赋,增补东垣未尽之意”,继载:用药分根梢、制药资水火、药性阴阳论、论各经补泻及专主泻火药、引经药性、十八反药性、五郁主病、六气主病、病机赋、运气诀要、论升麻柴胡等二十三论,讨论用药、制药之法,药性阴阳升降、引经、禁忌以及运气主病、病机和药物应用的关系等。卷二为各论,详细论述人参、黄芪、白术等一百三十七种常用药物性味、归经、炮制、功能、配伍及临床应用。是一部简明的本草著作。有一九七五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作者简介

杜文燮是明代宛陵仙源(今安徽太平县)的名医,他撰写了《药鉴》一书,这是一部专为指导临床用药而作的歌赋体医书。

杜文燮生活在明代,这是一个医学发展迅速的时代。他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但著述不多,足迹亦不远,故后世知之者不多。《药鉴》是他的重要著作,该书成书于明代万历26年(公元1598年),由刘乔山刊刻发行。

《药鉴》是一部歌赋体的医书,全书分为两卷。卷一首先以赋文体裁,简要介绍244种常用药主要功用,然后列叙药物的性味阴阳,归经,炮制及药性反畏等用药纲要。并撰有《病症标本论》,《五郁主病》,《六气主病》和《病机赋》等专文,阐述有关病因病机和诊治法则,这些内容,均有助于临证正确掌握制方用药。卷二则为各论,较详细地叙述了1370多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用以补充药赋之不足。既选录了前人本草的记载,又增加了自己的心得。特别是在药物的配伍应用方面,反映出作者的独特见解。

《药鉴》以其全面、详细的药物描述和独特的药物配伍应用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药物知识,也为药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杜文燮的贡献在于他通过《药鉴》一书,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药物的知识,使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物。他的工作为后世的药物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于推动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杜文燮的贡献显著,但他的生平和事迹却鲜为人知。这可能是因为他的著述不多,且足迹不远,使得他的名声和影响力受到了限制。因此,对于杜文燮的研究和了解,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讨。

总的来说,杜文燮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的人物,他的作品《药鉴》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医学著作。他的工作对于推动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贡献应当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目录


新刻药鉴卷之一
新刻药鉴卷之二
张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