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作者简介
谷梁赤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撰写了《春秋谷梁传》。这位古代的学者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而且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被研究和讨论。以下是具体分析:
个人背景
姓名与字号:谷梁赤,字子始,其名字在不同的史料中还有喜、寘、俶等不同记载。
出生地与时代:谷梁赤出生于今山东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陈集镇,生活在战国时期。
师承关系:据传说,谷梁赤是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弟子,这显示了他深厚的儒学背景。
主要成就
《春秋谷梁传》的编撰:《春秋》是一部古老的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谷梁赤为《春秋》作传,即对《春秋》进行解释和评论,形成了《春秋谷梁传》。这部书与《左传》、《公羊传》并称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
学术影响:谷梁赤的工作不仅仅是保存了《春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解读《春秋》的视角。《谷梁传》采用问答体的形式,重点在于阐述《春秋》的政治意义,尽管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与《公羊传》存在歧异,但它仍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
《谷梁传》的特点与影响
内容与风格:《谷梁传》正文约两万三千多字,以问答体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春秋》的深层含义。
与其他传的不同:与《公羊传》相比,在某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上,《谷梁传》持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在对待齐桓公伐楚的事件上,《谷梁传》认为齐桓公的成就有限,这与《公羊传》的肯定态度形成对比。
后世研究:《谷梁传》的研究和注释工作一直延续到后世,如东晋的范宁、唐代的杨士勋以及清代的钟文蒸等人,都对《谷梁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解。
学术地位
立博士与学术认可:在宣帝时期,为了表彰谷梁赤的贡献,朝廷为其立博士,这表明了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今文经学的代表性:《谷梁传》被认为是今文经学的代表之一,今文经学是中国古代经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经典的现实意义和政治价值。
文化传承与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谷梁赤的学术思想和《春秋谷梁传》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经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遗产的保护:谷梁赤的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贡献被视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深入了解谷梁赤及其《春秋谷梁传》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经学家,还是一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他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对《春秋》的解读上,更在于他对后世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总的来说,谷梁赤作为战国时期的著名经学家,他的生平和作品《春秋谷梁传》是中国经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春秋》的深入解读和注解,谷梁赤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古代历史的新视角,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思考的基础。
目录
隐公(元年~十一年)
恒公(元年~十八年)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闵公(元年~二年)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文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元年~十八年)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定公(元年~十五年)
哀公(元年~十四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