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忠孝全书-黄元吉

作品简介

元代道教净明道的经典。该书前一卷题「净明传教法师黄元吉编集,嗣法弟子徐慧校正」,中四卷题「净明传教法师黄元吉编集,嗣派弟子徐慧校正」,末一卷则题「净明法子玉隆陈天和编集,庐陵徐慧校正」,由此可知其编纂当不止一人一次。书成于元泰定四年(1327)。原本六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是书为研究元代净明道历史及其教义之主要资料,内容包含了早期净明道的祖师生平、教团历史、教理教义、道德规范、修炼方法、科仪符法等内容,并记录了元代儒家文人士大夫对该书的态度。各卷内容大要如下:卷一收入净明道祖师许逊、张氲、胡慧超、郭璞、刘玉、黄元吉、徐慧等人传记,共七篇。其中黄元吉、徐慧二传盖为后人所增。 卷二收入〈玉真灵宝坛记〉、〈净明大道说〉、〈净明道法说〉、〈净明法说〉、〈玉真立坛疏〉等五篇短文,乃许逊、胡慧超、郭璞等先师降授及元代净明祖师刘玉所造。各篇分别叙述净明派教旨、道法、戒律,以及刘玉将为净明道新祖师之谶语。 卷三至卷五为刘玉语录,分为内、外、别三集。其说大抵以「净明忠孝」为宗,谓「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以净明忠孝为基,不离日用人事而实践之,惩忿窒欲,则心火下降,肾水上腾,不期长生而自然长生成仙。又称以净明忠孝治内,为施行祈禳炼度等净明道法之根本。 卷六载《中黄先生问答》,乃刘玉弟子黄元吉语录。其说与刘玉略同,而特重惩忿窒欲,认为真人「只是惩忿窒欲,改过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而为三极,无愧人道,谓之真人」。全书所述净明教义,多取于儒家理学心性修养及忠孝伦理观念,而又承袭道教符箓祈禳、性命修炼传统,是为儒道融合之典型。

作者简介

黄元吉是中国元代著名道士,同时也是净明道的重要传人。

黄元吉(1271年-1325年),字希文,号中黄先生,又称黄中黄,出生于豫章丰城(今属江西)的一个望族家庭。他12岁入西山玉隆万寿宫,师事朱尊师,并受到王月航的教导。在王月航去世后,又得到刘玉的重视,并在刘玉临终前被指定为嗣教。他在西山建立了玉真、隐真、洞真三坛以授弟子,并在刘玉去世后成为第三代旌阳公。

此外,黄元吉还在元至治三年(1323年)游历京师,获得了公卿士大夫的广泛赞誉。在泰定元年(1324年),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向元廷推荐黄元吉,元廷赐予他“净明崇德弘道法师”和“教门高士”的称号,并任命他为“玉隆万寿宫焚修提点”。后来,他住在崇真万寿宫直到去世。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还有其他同名的黄元吉,如明朝制锡名家黄元吉,以及曾任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的黄元吉。这些人物虽然与元代道士黄元吉同名,但他们的身份和成就各有不同,因此在提及黄元吉时应明确指出具体是哪一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