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论-苏辙

作品简介

史论,苏辙撰。苏辙早年即有进论二十五篇,晚年闲居时期更是著成《历代论》四十五篇,极言历代治乱之得失,观点新奇,文字老成,体现了他史论散文的最高成就。苏辙在《历代论》并引中说:“予既壮而仕。仕宦之余,未尝废书,为《诗》、《春秋》集传,因古之遗文,而得圣贤处身临事之微意,喟然太息,知先儒昔有所未悟也。”苏辙一生未废史学,他说“吾为春秋集传,乃平生事业。”从他所说的“知先儒昔有所未悟也”可见其观点往往能发前人之所为见,形成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历代论》,有些篇章是写得很有特点的。论汉光武、唐太宗,分析相当全面,和苏轼相比,特点确在于“稳”。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及政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出生于1039年,在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他与其兄苏轼于嘉祐二年(1057年)同登进士科,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由于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苏辙曾被调任河南推官等地方职位。哲宗时期,他被召回京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之后历任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要职。然而因政见不同,他在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至汝州,并在之后的岁月里经历了多次职务的升降。

苏辙与父亲苏洵和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他的学问深受父兄影响,尤其擅长散文、政论和史论。苏辙的文风被认为是“汪洋澹泊”,其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

除了政治和文学成就外,苏辙还是一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苏辙一生著作丰富,包括《诗传》、《春秋传》和《栾城集》等多部作品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苏辙不仅在政治领域有所建树,在文学和书法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作品和生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录

卷一

尧舜
三宗
周公言
五伯
管仲
知罃赵武
汉高帝
汉文帝
汉景帝
卷二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哀帝
汉光武上
汉光武下
隗嚣
邓禹
李固
陈蕃
卷三
荀彧
贾诩上
贾诩下
刘玄德
孙仲谋
晋宣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