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全一卷。明代道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就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之一二五人,自文殊菩萨至陶氏十六娘,依次各作七言四句之咏赞一首,并略记其生平。其中五人合述,总为一二二首,计比丘六十四人、比丘尼三人、优婆塞三十八人、优婆夷十人。卷末载有洪武十四年(1381)大佑之跋、十六年性深之跋,并附记宋杨次公之念佛愿文一篇。
作者简介
道衍,法名,本名姚广孝,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出生于1335年,逝世于1418年,是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江路(今江苏省苏州市)长洲县人。出身于医生世家的他,自幼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才智与抱负,十四岁时便剃发出家为僧,拜在天台宗门下,法名道衍。
道衍和尚不仅是一位高僧,也是明朝初年极富影响力的政治谋士和文学家,被后世誉为“黑衣宰相”。他深得儒释道三家之学,与当时的文坛领袖如宋濂、高启等人交往密切,并且还学习了道家的阴阳术数之学。在机缘巧合下,他成为了明成祖朱棣的主要谋士,对“靖难之役”起到了关键性的策划作用。这场政变最终导致朱棣从其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成祖。
朱棣即位后,对道衍极为倚重,赐名“广孝”,并授予其僧录司左善世、太子少师等职,但道衍本人坚持僧侣身份,拒绝还俗。他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和修订《明太祖实录》,尤其是《永乐大典》成为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展现了他在文化和学术上的深厚造诣。
综上所述,道衍和尚是明朝一位集宗教、政治、文化于一身的复杂而独特的人物,他的智慧和策略深刻影响了明朝初年的历史走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