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梅庵忆语-冒襄

作品简介

笔记。清冒襄撰。不分卷。襄字辟疆,号巢民。室号“影梅庵”。如皋(今属江苏)人。幼有逸才,明末副贡,授台州推官不赴。明亡后屡拒官吏荐举,隐居不仕,著有《巢民诗集、文集》。此书为其妾董小宛而作,成书于顺治十年(1653),约一万二千字。谓小宛为秦淮名妓,后居吴门,名白,字小宛,复字青莲。“香姿玉色,神韵天然”,聪慧异常,善识才俊。初见辟疆,矢从甚坚,才子名姬,极一时之盛。及既嫁之,佐夫著述,敬事长夫人,贤德识大体。一卷三十九则,中有杜濬的评语。有《如皋冒氏丛书》、《赐砚堂丛书》等多种版本。常见的有《香艳丛书》、 《说库》等本。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本,有赵苕狂的长篇考证文字,对了解本书的原委、内容及影响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冒襄(1611年-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明末四公子之一。

冒襄出生于江苏如皋的一个世代仕宦之家,他的父亲是明朝副使起宗。他自幼随祖父在任所读书,很早就展现出了文学天赋。14岁时,他就刊刻了自己的诗集《香俪园偶存》,其文才被比作初唐的王勃。

除了文学成就,冒襄还是一位书画家,他的艺术创作同样展现了他的浪漫情怀和豪迈风采。他的《影梅庵忆语》被认为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这部作品记录了他亲历的明末动荡和清初的社会变迁,反映了他的个人感悟和时代见证。

冒襄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他的晚年被称为潜孝先生。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