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賸义-费伯雄

作品简介

成书于1863年。清代费伯雄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年铅印本。此书原为24卷,后毁于兵火,费氏晚年追忆书中内容,不及十之二三,遂于原名后续“賸义”二字。全书共四卷列述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疾,以及虚劳内伤等诸杂病,先讨论病证,随载编著者自制方,后附古方,使读者明了。

作者简介

费伯雄(1800~1879)是清代著名的中医大师,以擅长治疗虚劳驰誉江南,被称为“是活国手”。他不仅在医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其医德高尚,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费伯雄:

早年经历与家学渊源:费伯雄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的世医家庭,自小接受家学熏陶,先儒后医。他自幼聪慧过人,四岁能背唐诗,六岁能作对联,被誉为奇才。青年时期,费伯雄曾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秀才功名,但在举人考试中屡次失利,最终放弃仕途,专心承继家传中医。

医学成就与临床经验:费伯雄独立行医后,在家传中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倡“醇正”“缓和”的治疗方式,成为孟河医派的创始人,也是当时江南四大名医之首。他的医术精湛,曾两度应召入宫治疗道光皇帝失音症和皇太后肺痈,均取得显著疗效,因此获得道光皇帝的御赐匾额和联幅。

学术思想与著作:费伯雄认为医学发展至当时已比较芜杂,必须执简驭繁,回归简单。他投入一生精力摸索,博采古今学术精华,不参杂门户偏见,努力探求平允不偏的醇正医学。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医醇》24卷(毁于战火)、《医醇賸义》4卷、《医方论》4卷等,这些书籍在医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学医者必读的书籍。

医德与影响:费伯雄医德高尚,他大声疾呼:“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他强调医者应有良心和畏心,临症施治时不敢掉以轻心。费伯雄的医名全国闻名,以至《清史稿》都为他作传,认为他:“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其子孙也继承家学,以医名世。

综上所述,费伯雄不仅是清代著名的中医大师,还是一位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高尚医德的医学家。他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著作至今仍是学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籍。

目录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朱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