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翁葆光

作品简介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原题「象川无名子翁葆光注、武夷陈达灵传、集庆空玄子戴起宗疏」,书成于元代。原书三卷,并附《直指详说》一卷,有《四库全书》本、《道书全集》本。又《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收入是书,分作八卷。据编首序文,此书注者翁葆光乃张伯端再传弟子,因有感于世传《悟真篇》版本舛谬,注解有违原意,乃据陆思诚家传《悟真篇》真本,「课解真文」。翁氏依《阴符经》分章之旨,将《悟真篇》丹法分作三卷:「上卷以炼金丹为强兵战胜之术,中卷以运火金液丹为富国安民之法,下卷以九转大还丹为神仙抱一之道,谓之三乘大法,以应《阴符经》之正义。」其注属南宗阴阳派丹法,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人戴起宗又为翁注作疏,阐发翁氏未尽之义。复撰《金丹法象》一篇,解释有关内丹术语。并著文辨析世传「薛道光注」之伪。书末附录宋元道士所撰内丹诗文数篇。

作者简介

翁葆光是南宋时期的道教学者,字渊明,号无名子,是刘广益的徒弟,有《注疏》、《注释》、《三乘秘要》等作品传世。以下是对翁葆光的详细介绍:

时代背景:翁葆光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但政治动荡的时代。在这一时期,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之一,其影响力与佛教、儒教相抗衡,形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景观。
师承关系:翁葆光继承了刘广益的学说,而刘广益则是从悟真处得道,并在乾道戊己岁成道于源邱山下。到了淳熙庚戌年,刘广益将所学授于翁葆光,从而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传承脉络。
学术贡献:翁葆光反对清修派叶文叔的注解,主张阴阳派的学说。他不仅自注《三乘秘要》,还对多部道教经典进行了注解和阐释,如《注疏》本、《注释》本等,这些作品后来被收录于道藏内。
学术争议:关于翁葆光的注解,历史上存在诸多争议。清末学者刘师培指出翁葆光的注解极为混乱,甚至出现了不同署名的情况,使得后世难以辨认哪些是翁葆光的原本作品。这种争议反映了当时学术界对于文本真伪和版权归属的关注。
学术影响:翁葆光的注解和著作在当时已经流传开来,他的学术思想和注解方法对后世的道教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存在争议,但他的作品仍然是研究南宋道教学术不可或缺的资料。
学术评价:翁葆光的学术地位在道教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分量。他的注解和著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学术追求,也反映了南宋时期道教内部的思想斗争和发展变化。通过对他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宗教和文化现象。
总的来说,翁葆光作为南宋时期的道教学者,其生平和学术成就体现了当时道教学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翁葆光及其作品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他的个人贡献,还能够窥见南宋时期道教学术的整体风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