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全一卷。唐代净觉集于景龙二年(708)顷。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书记述楞伽经八代相承传持之经过。我国禅宗初期,原有南北宗之分,而各宗所撰之传承史皆以其本宗之传承为正统。本书即为站在北宗立场所撰述之初期禅宗传承史。由于初期宗师之传法特重楞伽经,故名为‘楞伽师资记’。本书内容次序如下:(一)楞伽经之译者求那跋陀罗,(二)菩提达磨,(三)慧可, (四)僧粲,(五)道信,(六)弘忍,(七)神秀、玄赜、老安,(八)普寂、敬贤、义福、惠福等八代传承,以上均属北宗禅系统。本书为初期禅宗史研究之基础资料,内容不仅为传记,更包含许多禅宗思想,如求那跋陀罗传中有‘四种安心’之说,于僧粲传中有‘一即一切’之华严思想,于道信传中有‘即心即佛’、‘一行三昧’、‘守一不移’之说,此外并叙及坐禅工夫。本书于敦煌发现后,对研究北宗禅有急速之发展。此外,本书另一特色,即对于弘忍之付法一事,与一般所习知者(即‘坛经’等南宗禅所传者)大异。本书谓,弘忍门下有十大弟子,即神秀、智诜、惠藏、玄约、老安、法如、惠能、智德、义方、玄赜等。其中以神秀、玄赜二人最为弘忍所重视,至于惠能之地位,并无突出之处。本书原本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与巴黎国民图书馆。
作者简介
唐代僧人净觉,俗姓韦,是唐中宗的庶人之弟。他生于约683年,逝于约750年。尽管出身皇族,本有成为侯爵的可能,但他却选择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遁入山林修行。净觉在太行山出家,剃发受具足戒,居住在一位前任禅师的旧兰若(禅院)中。在他的修行生涯中,据说发生了许多神奇的事迹,如猛虎舐足而不伤他,毒蛇靠近也未曾加害,还有山神献果、天女散花等超自然现象,而他对这些奇遇始终保持不为所动的平常心。
净觉最初曾师从北宗禅的创始人神秀大师,待神秀圆寂后,他得知东都有位名叫玄赜的高僧,便前去追随并亲受教诲。在禅宗史上,净觉是一位重要的修行者,他的事迹体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的坚定承诺。在佛教语境中,“净觉”二字象征着心灵的纯净无染以及智慧的觉醒,这正是他一生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