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义-危大有

作品简介

十卷。明危大有(生卒年不详)撰。危大有,字道纪,盱江人。撰有《道德真经集义》十卷。此书成于洪武丁卯年(1387)。卷首有嗣四十三代天师三洞弟子张宇初《道德真经序》,阐述危大有撰此书之原由及志向。其次为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序》。据其序所述,他将诸家注释相互比较,认为诸家各有得失;又有异同,学者于此不能不惑。于是将河上公及何心山等十余家注释,“取其训释详明,理长义同而不牵强者,集成一部”。此书初为上、下二卷,共八十一章。今作十卷,即 《道经》、《德经》各五卷,无论二卷还是十卷,二者内容实质相同。《天一阁见存书目》作六卷,疑为缺误。《道德真经集义》要旨在于:“以天为自然为体,以冲和默契为用;内而保炼存养,外而清静临民”。收集河上公、何心山、刘师立、林希逸、董思静、柴元皋、吕知常、李道纯、倪思、苏辙、晁迥、吴澄十二家之说。其各家言论,如:宋代倪思、明代何心山《老子》注本久已亡佚,皆赖此书而存,实为千古之功。后世学者对此书推崇备至。认为此书集各家为一体,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著述完善。为后世学者研究《道德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作者简介

危大有,字学古,号太朴,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生于明世宗嘉靖年间,是江西南城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对儒家经典有深厚的研究,尤其推崇朱熹的理学思想,是朱子学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危大有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周易》、《春秋》等经典的注解上,他的著作《易翼》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展现了他在易学研究上的深厚功底。同时,他也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曾主持修复了南城县的学宫,并亲自讲学,培养了一批学者弟子,对当时及后世的学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为官方面,危大有以清正廉洁著称,曾任福建建宁府推官等职,期间勤政爱民,颇有政绩。但因其性格刚直,不善逢迎,最终选择辞官归乡,专心于学问与教育。

总的来说,危大有是明代中晚期一位重要的文化人物,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显著的贡献,而且在教育和地方治理上也留下了良好的名声。他的思想和事迹对于研究明代儒学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以及士人风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简介
道德真经序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一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二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三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四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五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六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七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八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九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