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萧衍

作品简介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而“规矩必周”;次评钟繇、二王书,亦“褒贬大备”。

作者简介

南朝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出生于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他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家族虽出身于当时显赫的王、谢、袁、萧四姓望族之一,但其祖先在魏晋时期官位并不显赫。直至其父萧顺之,萧氏家族才开始兴盛起来。

萧衍在502年建立了南梁,并在位长达四十八年之久,成为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初期颇有政绩,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同时自己也是一位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然而,晚年时他沉迷佛教,怠于政事,导致朝政混乱。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都城建康(今南京)被攻陷,萧衍本人被侯景囚禁,最终饿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他被谥为武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目录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全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