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又名《郭氏玄中记》,清人避康熙玄烨讳改名《元中记》。志怪小说集。晋郭氏著。或谓郭氏即东晋郭璞。始著录于《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崇文总目》地理类著录一卷,不题撰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仙家类著录同,但注云“阙”。所记皆四方异闻奇事,包括伏羲、女娲、颛顼、刑天等远古神话故事,狗封、丈夫、扶伏、化民等远国异民传说,具区泽、黄池穴、沃焦山、炎火山、东海大鱼、昆仑巨蛇、西胡日及牛、荆州乌臼树、天竺金指环、大秦五色颇黎等山川动植、异域物产,以及树精、鼠精、蝙蝠精、蟾蜍精、山精、水精、金精、玉精等精怪。叶德辉《辑郭氏玄中记序》称其“恢奇瑰丽,仿佛《山海》、《十洲》诸书”。然多为片断,除“桃都山”、“姑获鸟”、“狐妖化人”、“秦王置旄头骑”数则较具情节,大都缺乏故事性。今传皆辑佚本,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十种古逸书》本、《汉学堂丛书》本、《观古堂所著书》本、鲁迅《古小说钩沉》本等。鲁迅辑本凡七十一则,较称完备。然明杨慎《丹铅总录》卷四引“黄帝臣”一则尚未收。
作者简介
郭璞(276-324年),字景纯,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以及道学术数大师。
郭璞出生于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是建平太守郭瑗的儿子。他广泛涉猎经术,具有丰富的学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在战乱频发的时代背景下,他选择避居江南,并在那里历任宣城郡与丹阳郡的参军。
值得一提的是,郭璞对易学有深入的研究,曾随河东郭公学习易学,并创新发展了象数易学。他撰写了包括《易洞林》在内的多部著作,对后世的易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还是中国堪舆学的开山鼻祖,其著作《葬书》系统地描述了堪舆学的核心理论及其具体应用,成为形势派堪舆学的集大成者。
此外,在文学方面,郭璞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被誉为游仙诗的祖师。他的《游仙诗》、《江赋》等作品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对后世文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郭璞不仅是东晋时期的重要学者和文学家,还是易学和堪舆学等领域的杰出代表,其贡献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