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又作《临池妙诀》。唐代卢携编。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谓智永乃王羲之、王献之之后,得其家法,以之传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陆彦远,彦远传携本人。取《翰林隐术》、王羲之《笔势论》、徐浩《论书》、《窦暨字格》、《永字八法势论》等著作,删繁选要,以成此篇。
作者简介
卢携是唐朝末年的宰相,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他的一生与唐末的政治风波紧密相连,经历了从科举出身到官至宰相,再到因战乱被迫自尽的跌宕起伏。以下是关于卢携的具体介绍:
生平背景
家世背景:卢携出生在范阳(今河北涿州),出身于显赫的范阳卢氏家族。这个家族自东汉以来就极为显赫,属于中原门阀士族中的“五姓七族”之一。
科举仕途:卢携在大中九年(855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初任集贤校理,并逐步晋升至佐使府等职位。
政治生涯
早期经历:他在咸通年间(860年-873年)进入朝廷,历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等职,后转任员外郎中,长安县令,郑州刺史等重要职位。
权力巅峰:乾符元年(874年),卢携被召进朝中,任职谏议大夫,随后充任翰林学士,授职中书舍人。乾符四年(877年),他以本官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升任门下侍郎,兼任兵部尚书,弘文馆大学士,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
政治争议
黄巢起义:在黄巢起义爆发期间,卢携的政治立场和决策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特别是在处理黄巢请求节制广州的权力时,他与当时的其他宰相意见相左,最终导致他被免去宰相职务。
政治后果:由于卢携在高骈大将张麟被杀、许州统帅被驱逐等一系列军事失败中扮演的角色,他成为了朝廷内外攻击的对象。在黄巢攻破潼关后,卢携被迫再次罢相,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个人成就
书法贡献:除了政治生涯外,卢携还擅长书法,著有《临池妙诀》一书,对后世书法艺术有所贡献。
文学创作:他还留下了诗词作品《题司空图壁》,展现了其文学才华。
悲惨结局
政治牺牲品:在唐末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卢携最终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后不久,卢携服毒自尽,享年五十七岁。
综上所述,卢携的一生反映了唐朝末年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他的经历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历史巨变中的一个注脚。通过了解卢携的一生,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唐朝晚期的政治环境、社会状况以及文化成就。
目录
临池诀 原文释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