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元代刘秉忠著。刘伯温注解,该书主要讲述了总述了风水原理和实践方法。《平砂玉尺经》一书以微妙、精细、不可思议的赋文总述了风水原理和实践方法;《逐吉赋》论述消峰及其断言;《天机赋》是论述纳水及其断言。“三赋”的关系是:《逐吉赋》是《造微赋》测量峰砂风水好坏的操作尺度,《天机赋》是《造微赋》测量朝堂水吉凶的操作风水尺度。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对“三赋”进行论释。风水学中的峦头派、三合派褒奖《平砂玉尺经》一书“至精至深,尽泄地理玄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遵循“验者为真,不验者为假”的原则来学习。
作者简介
刘秉忠是元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出生于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祖籍瑞州。他是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著称。以下是关于刘秉忠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刘秉忠出身世宦之家,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入都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为邢台节度府令史。后因对官场失望,一度弃官隐居,拜虚照禅师为师。
政治生涯:刘秉忠后来加入大蒙古国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与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年),升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他提出“以儒治国”的施政纲领,参与大元之初创,对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城市建设:刘秉忠按照《周礼·考工记》规划建造了北京城前身的元大都,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他的这一规划设计使得元大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
文化贡献:刘秉忠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同样卓越,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晚年及逝世:至元八年(1271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秉忠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总的来说,刘秉忠在元朝的建立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贡献不仅限于政治领域,还包括城市规划、法制建设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他的智慧和才能为元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目录
第一节审势篇
第二节审气篇
第三节审龙篇
第四节审穴篇
第五节审向篇
第六节审砂篇
第七节造微赋
第八节天机赋
第九节逐吉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