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三十卷。明孙一奎撰。又名《赤水玄珠全集》、《孙氏医书三种》。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休宁县(今属安徽)人。因父病而立志学医,先师从汪机的弟子黄古潭,又研究经典医著及诸大家典籍,勤奋好学,诵读无间,历寒暑三年。为寻师访友,曾远历湘赣江浙等地,广询博采,择善而从,历三十余年乃精于医,为人治病,每有良效,名噪当时。著有《医旨续余》、《医案》等书。孙氏治学,反对“徒以方书为捷径”,而重视理论研究,不仅沉酣于《内经》、《难经》之书,精研本草,参阅方书,并结合仲景之后历代名家医著,加以融汇贯通。他认为:“医者能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斯得古人立法之心矣”,“仲景不独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阴有余阳不足之论不可以疵丹溪,而樱宁生(指滑伯仁)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医旨绪余》)孙氏反对命门、三焦等理论并有独到见解,认为营气、卫气的生理功能实由宗气所宗,人的呼吸赖宗气的推动。人身君相之火均为人火,为内火,不能以君相来分属天人,而心为君火,包络、三焦为相火,乃亘古不易之论。在治疗中孙氏“首重明证”,认为“凡证不拘大小轻重,俱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之分,且病变多有始同而终异,执法不能执一而无权变。在遣方用药中十分重视对三焦元气的保护,与其三焦、命门理论相印证。此书分七十七门,每门又分列病症,根据《内经》、《难经》等理论,引录文献二百六十五种。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体会,对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予以论述。条分缕析,分述因、证、处方,并附各家治验。如风门中又分伤风、真中风、类中风、痦痱; 寒门中又分中寒、恶寒。大旨以明证为主。其中辨古今病证名称相混之处尤为明晰。在治疗上重视保护三焦元气,反对滥用寒凉之品。此书中孙氏的学术见解颇为各世医家所重视。唯卷十 “怯损劳瘵”门附 “方外还丹”,专讲以人补人采炼之法,非为正道,为全书之瑕疵。有明万历十二年(1584)初刻本,民国三年 (1914)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四库全书》 本。
作者简介
孙一奎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对中医基础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孙一奎不仅在中医学上有所建树,而且他的生平和学术思想也值得深入探讨。以下是从多个方面对他的详细介绍:
学习经历与师承
早年学习:孙一奎出生于1522^3^,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期,孙一奎便开始了他的医学学习之旅。
师承汪石山:孙一奎成为汪石山的再传弟子,汪石山是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其深厚的医学造诣和独到的治疗理念对孙一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著作与学术贡献
《赤水玄珠》:《赤水玄珠》是孙一奎的重要著作之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对命门、三焦等中医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他在临床实践中对这些理论的应用。
《孙文垣医案》:另一部著作《孙文垣医案》记录了孙一奎的临床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他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高超技艺。
“命门动气”理论:孙一奎提出了“命门动气”的中医学术思想,这一理论强调命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对后世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临床实践与医术特点
重视元气保护:在临床实践中,孙一奎特别重视对命门、三焦元气的保护和治疗,他认为元气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根本,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注重调和元气。
一视同仁:孙一奎在行医过程中,不分贵贱,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体现了他高尚的医德。
对中医教育的贡献
中医教育观:孙一奎不仅在医学实践上有所成就,他还关注中医教育的发展。他主张中医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人生态度与哲学思想
道医结合:孙一奎不仅是一位医学家,也是一位道家思想的践行者。他的医学实践中融入了道家的养生之道,强调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重要性。
对后世的影响
医学遗产:孙一奎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被后世广泛传承,他的许多治疗原则和方法至今仍被中医学界所推崇。清朝时期,他的著作《赤水玄珠》和《孙文垣医案》被收入《四库全书》中,显示了其在中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除了上述阐述的基本内容外,以下还有几点补充信息:
历史背景:了解孙一奎的时代背景,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他的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孙一奎的医学成就尤显珍贵。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孙一奎的成功在于他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这一点对于今天的医学工作者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缺一不可。
道家思想的影响:孙一奎的医学实践中融入了道家的养生哲学,这对于现代医学提倡的整体治疗和预防医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孙一奎不仅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命门动气”理论等学术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反映了明代医学的特点,同时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目录
提要
赤水元珠原序
凢例
赤水元珠卷一
赤水元珠卷二
赤水元珠卷三
赤水元珠卷四
赤水元珠卷五
赤水元珠卷七
赤水元珠卷八
赤水元珠卷九
赤水元珠卷十
赤水元珠卷十一
赤水元珠卷十二
赤水元珠卷十三
赤水元珠卷十四
赤水元珠卷十五
赤水元珠卷十六
赤水元珠卷十七
赤水元珠卷十八
赤水元珠卷十九
赤水元珠卷二十
赤水元珠卷二十一
赤水元珠卷二十二
赤水元珠卷二十三
赤水元珠卷二十四
赤水元珠卷二十五
赤水元珠卷二十六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