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随笔-周学海

作品简介

医话。清周学海撰。六卷。学海有《周氏医学丛书》已著录。是书撰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卷一证治总论,论述气血精神、升降出入、承制生化、虚实补泻等基本理论与证治法则;卷二分上下两编。上编形气类,论述六淫及三焦水道膀胱津液等。下编脉法类,论述脉理、脉位、脉象及怪脉、太素脉、结气伏热脉等;卷三卷四证治类,载寒、温、血、咳等五十余条篇;卷五方药类,论述部分方剂与药性功用;卷六评释类,载读《伤寒论》杂记、《内经》志疑等二十三篇,颇有阐发。如认为《伤寒论》中所论证治不外四种:伤寒初起本证、初起兼证、日久化寒或化热并误治等。书中分类论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诊断、辨证施治等理论与临床问题,宗于经旨,颇多独到见解。为后人所重。文辞条达。有《周氏医学丛书》本,光绪二十四年皖南建德周氏藏版,《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简介

周学海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出版家。他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还因其卓越的学术贡献而备受推崇。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个人背景

出生与家庭:周学海(字澄之),生于1856年,浙江建德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周馥曾为李鸿章的幕僚,后任两江总督,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日后的学术和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与仕途:光绪十八年(1892年),周学海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浙江候补道。他的教育和仕途经历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典型发展路径,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
医学成就

医学著作:周学海著有《读医随笔》、《脉学四种》、《伤寒补例》、《形色外诊简摩》以及《重订诊家直诀》等作品。这些著作涵盖了医学理论、临床实践等多个方面,显示了他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
学术特点:特别地,他对于望诊和脉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如《形色外诊简摩》一书中,上卷专论望形,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形态的观察;下卷则阐论望色,如面色、目色、舌色等。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也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社会影响

医学界的影响:周学海的医学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传承的贡献:作为一位出版家,周学海还致力于医学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工作。他的努力不仅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医学资料,也为后人研究和传承中医学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中华医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周学海不仅是清代的一位杰出医学家,更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文化传承者。他的工作不仅深化了中医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