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赵道一

作品简介

简称《仙鉴》,中国道教神仙故事及人物传记。元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收入《正统道藏》。民国间上海广仓学窘有铅印单行本。作者自称有感于儒家有《资治通鉴》、佛家有《释氏通鉴》,“唯吾道家独缺斯文”。因搜之群书,考之经史,订之仙传,集录得道仙真事迹,始自黄帝、下逮宋末,计745人,成此一书,以补《列仙传》、《神仙传》之缺失。又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简称《仙鉴续编》和《仙鉴后集》。盖以得辑历世上圣高仙真修实行之可纪者,以为方来证道真士之监戒,故名。神仙人物传说。正编五十三卷,计七百四十五人;续编五卷,计三十四人;后集六卷,计一百二十位女仙。共六十四卷,总八百九十九人。元赵道一编修。成书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续编和后集成书稍晚,当不早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此书在道教诸仙传中收录人物最多,网罗各种材料,详加考订,间注明引书出处,凡有异说者皆数说并存,是为研究道教史及中国古神话小说史之重要材料。

作者简介

赵道一是《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作者,是一位道士。在历史的长河中,赵道一以其独特的贡献在道教文化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编纂了一部重要的神仙传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还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道教文化遗产。

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对赵道一及其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赵道一的生平背景:

关于赵道一的籍贯和生平,史料记载不详。
赵道一自称为浮云山圣寿万年宫的道士。
尽管个人详细信息不多,但通过其作品可以窥见其学识与修为。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编撰宗旨:

赵道一在自序中提到,儒家有《资治通鉴》,释门有《释氏通鉴》,而道教缺乏相应的文献记录。
他旨在通过收集古今得道仙真的事迹,探讨其修行经历,辨别是非,用大道来开导后人,并忠诚地皈依太上。
他追求的是至理,而非虚文,显示了其务实的学术态度。
书籍的结构组成:

全书由《正编》《续编》《后集》三部分组成。
《正编》五十三卷,收录从上古三皇到宋末的得道真仙事迹。
《续编》五卷,主要收录宋末元初诸道士传记。
《后集》六卷,专门收录历代女仙、女道士的传记。
全书共收录传记八百九十九人,展现了丰富的道教历史人物图谱。
书籍的评价与意义:

该书是现存神仙、道士传记中内容最丰富、记述较为平实的一部。
它的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超越了其他同类作品。
特别是对于非神仙的道士传记的收录,为他书所不及,为道教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尽管书中存在一些传说色彩的人物和不实记载,总体上仍尊重事实。
赵道一作品的特色:

赵道一的作品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细致的考订精神。
他的编纂方法和考订核验被评价为“仙之董狐”,即具有史家的品质。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不仅是道教文献,也是中国史学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对后世的影响:

赵道一的著作对后世道教文化的传播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作品成为研究道教历史、神仙信仰的重要参考文献。
通过他的著作,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价值与启示:

在当代,赵道一的作品仍然具有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通过对《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研究,可以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
它也启示人们在面对宗教和文化传承时,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总的来说,赵道一作为一位道士,通过自己的学识和努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道教文化遗产。《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不仅是一部道教神仙传记的集大成者,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对道教研究的学术贡献,更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深远影响。

目录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简介
序、进表、仙鉴编例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卷之二十四
卷之二十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