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凡五卷。隋代灌顶述,智越集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天台大师智顗观心论之注释书,亦系依据摩诃止观思想而显发观心论主旨之名著。内容先作观心论序、正、流通之分科,序文之说明即占卷一及卷二之一半,以下全部为正说分之说明,计十章,阐述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种境界、一心三智、十法成乘、破法遍、不起顺道法爱等,最后以解释六即义作结。
作者简介
灌顶(561—632),俗姓吴,字法云,是中国隋唐时期的高僧,被尊为天台宗五祖。他出生于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迁至临海章安(今属浙江台州),因此也被称为章安大师或章安尊者。灌顶7岁时在章安摄静寺出家,拜慧拯法师为师,自小便展现出对经卷的热爱和不懈的学习精神。20岁时,他受具足戒,正式成为僧侣。
灌顶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作为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智者大师)的弟子和助手,对天台宗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长期伴随智顗大师左右,不仅深得其教诲,还以其卓越的记忆力和整理能力,记录并整理了智顗大师的大量教诲和著述,包括《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重要经典,对天台宗教理体系的形成和传承贡献巨大。
此外,灌顶还因其才智和辩才,以及与隋代帝王的良好关系而知名。他曾周旋于宫廷,将智顗大师的遗书及《净名经文疏》带到扬州,献给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并奉杨广之命在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主持修建了天台山的国清寺,这是天台宗的祖庭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灌顶圆寂于农历八月初七,其一生的贡献确保了智者大师的教法得以完整保存并流传后世,对天台宗乃至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