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佛教论著。元惟则撰。一卷。书前有“三宗讲主守愚悟勤”所撰序。此书设“禅上人”问、天如(惟则)答,共二十六问,主要阐述禅与净土的关系,并提出了“净土禅”和“禅净土”的思想。成书年代无考,见载于明《嘉兴藏·续藏》和日本《大正藏》。
作者简介
释惟则,号天如,是元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和园艺家,倡导禅净双修,并开辟了苏州名园狮子林。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个人背景:释惟则,号天如,俗姓谭,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坪里乡桃岭村。他的早年生活和出家原因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太多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在元代成为了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佛教高僧和园艺家。
宗教贡献:释惟则在宗教上的主要贡献是他倡导的禅净双修思想。这种思想强调禅宗的直接指心与净土宗的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结合,为当时的佛教修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他能够将禅宗的深刻内涵与净土宗的广大愿望结合起来,显示了他深厚的宗教修养和广阔的心胸。
园艺贡献:释惟则是苏州名园狮子林的第一任园主。狮子林不仅是一处美丽的园林,也是释惟则实践其园艺理念的地方。他在这里种植了各种竹子和怪石,创建了许多轩堂亭阁,使得狮子林成为了一时之冠。狮子林的设计和布局体现了释惟则深厚的园艺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观。
文学成就:释惟则不仅在宗教和园艺方面有所建树,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著作包括《师子林别录》、《天如集》和《高僧摘要》等。这些作品涵盖了诗歌、园林记录和佛教教义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他多方面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特别是他的诗歌,受到了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甚至被收入了《元诗选》中。
社会影响:释惟则与当时的文人名士如贯云石、阿里西瑛以及倪瓒、高启等人有着广泛的交流。他们在狮子林聚会,通过诗文唱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这种跨领域的交流不仅丰富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狮子林,成为了文人雅士聚集的重要场所,影响了后来的园林设计和文化建设。
纪念传承:释惟则的影响力并不仅限于他生前。逝世后,他的教诲和园林设计理念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光大。狮子林作为他的杰作,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他当年的设计元素和美学思想,成为了研究元代佛教文化和园艺艺术的重要遗址。同时,他的诗文作品也被后世学者研究,作为了解元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
总的来说,释惟则是元代佛教界的杰出代表,他在宗教、园艺和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生平和事迹不仅仅是佛教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宝贵的遗产。通过对他生平的研究,人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社会的文化面貌和佛教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