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佛典注疏。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十大论师之一安慧撰。译者不详。从译文风格及引文考释,当译于七世纪后。原著卷数不详。敦煌本标题下称梵本有二万八千颂。现存敦煌遗书三号;P.3196,系前五卷之节抄。此件先解释《俱舍论本颂》之归敬序,然后解说《分别界品》(共四十四颂)中的十四颂及二个半颂,《分别根品》(共七十四颂)中的八颂(有数颂仅列颂文,未作解说),最后论述佛教的人寿论。北新1440,首残尾存,约长十余米,是敦煌遗书中少见的大卷子。北图另藏残片一件(尚未编号),恰为北新1440所残缺的首部。两号缀接,丝毫不差。有首尾题,为《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三》。从卷三的篇幅看,梵本二万八千颂释文的说法可信。北新1440尾有题记:“释门法律法严奉写记。”本疏释文主要依据《俱舍论》、《顺正理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等,基本符合说一切有部的思想。有藏译本,篇幅亦与“二万八千颂”大体相当。另有回鹘文残片存世。历代经录均无著录,历代大藏经亦均未收录,仅在日本《奈良朝现在一切经疏目录》中有记载,证明曾传入日本。后日本《大正藏》第二十九卷根据P.3196录文收入。
作者简介
《俱舍论实义疏》是一部佛教经典,全称为《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这部作品是对《阿毗达磨俱舍论》的深入解释和阐述,由尊者安惠所造。以下是对尊者安惠的详细介绍:
尊者安惠的身份
佛教尊者:尊者安惠在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称呼“尊者”表明了他在佛教僧团中的尊重和认可。
《俱舍论实义疏》作者:作为《俱舍论实义疏》的作者,尊者安惠对《阿毗达磨俱舍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广泛的知识,这使得他能够撰写出如此重要的佛教文献。
尊者安惠的贡献
佛教教义阐释:通过《俱舍论实义疏》,尊者安惠为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帮助信众更深入地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哲学思想。
文化交流促进:《俱舍论实义疏》不仅在佛教徒中流传,也对其他宗教和文化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尊者安惠的影响
佛教教育推广:尊者安惠的作品被广泛用于佛教教育和学习,成为僧侣和信众学习佛教教义的重要资料。
学术研究价值:《俱舍论实义疏》不仅在宗教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领域也是研究佛教哲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尊者安惠的思想特点
深入浅出:尊者安惠在《俱舍论实义疏》中展现了其深入浅出的思想特点,能够将复杂的佛教教义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
注重实践:他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鼓励信众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尊者安惠的生平背景
时代背景:尊者安惠生活在佛教盛行的时代,这是一个佛教思想和文化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时期。
地域背景:尽管具体的出生地和生活细节不详,但可以推测尊者安惠可能生活在一个佛教文化丰富的地区,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尊者安惠的学术地位
佛教学者:尊者安惠不仅是一位宗教实践者,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佛教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在佛教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教育家:通过他的著作,尊者安惠也展现了其作为教育家的面貌,致力于培养后代和普及佛教知识。
此外,在深入了解尊者安惠的贡献和影响后,可以进一步探讨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以便更全面地认识这位伟大的佛教尊者和他的作品。例如,可以考虑《俱舍论实义疏》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以及它如何影响了后世的佛教思想和实践。同时,也可以探讨尊者安惠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这些对于现代佛教教育的启示。
总的来说,尊者安惠是一位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尊者和学者,他的主要贡献是撰写了《俱舍论实义疏》,这是一部对《阿毗达磨俱舍论》进行深入解释和阐述的经典著作。他的身份、贡献、影响、思想特点、生平背景以及学术地位,都体现了他在佛教文化和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对尊者安惠的了解,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俱舍论实义疏》的内容和意义,也能深刻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