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真隐诀-陶弘景

作品简介

陶弘景编撰,三卷。上卷题“玄洲上卿苏君 (即苏林,字子玄)传诀。”含《真符》、《宝章》《九宫》、《明堂》、《洞房》五章,并述真人名讳及存思功用;中卷记云林夫人,紫微夫人,南岳夫人等众真㖟诀三条凡五十二事,资料多取自《真诰》之《协昌期》、《阐幽微》二篇,内容为摄养起居、制魔遏鬼、服御吐纳之事,有存思、内视、叩齿、咽津、摩面、理发、服气、服药、服符、念咒等法;下卷言诵《黄庭内景经》有“拜祝”、“存神”两法,又有《入静》、谓《章符》、《请官》三章,传天师道“治病制鬼之要言”。两《唐志》并著录陶弘景《登真隐诀》二十五卷。陶栩《华阳陶隐居本起录》、贾嵩《华阳陶隐居传》及《茅山志》卷九《道山册》并云二十四卷。今本仅三卷,则大部均已亡佚。唐宋诸道 书、类书微引本书佚文不下数百条。刘师培 《读道藏 记》谓《道藏》中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一卷、《上清三真旨要玉诀》一卷疑皆本书之缺卷,可供参考。载《道藏》第一百九十三册。

作者简介

陶弘景是南朝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以及医药学家,他在本草学和化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出生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他自幼聪慧,十岁时就开始阅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十五岁撰写《寻山志》,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陶弘景在青年时期就展现了对学术的深厚兴趣,尤其对道家学说和医学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他曾在二十岁时被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岁左右时,陶弘景拜道士孙游岳为师,受符图、经法、诰诀,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真经。

在当时,本草著作众多但无统一标准,陶弘景将《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整理合并,并加入个人的心得体会,著成《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该书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创立的药物分类方法沿用至今。

此外,陶弘景还是一位炼丹家,长期从事炼丹实验,梁武帝甚至送他黄金、朱砂等原料供其炼丹。在此过程中,他掌握了诸多化学知识,如汞与某些金属形成汞齐,以及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这在世界化学史上也是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陶弘景深受梁武帝的信任,虽然多次辞官隐居茅山,但国家大事常向他咨询,因此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不限于道教和炼丹术,还包括医学、本草学、养生学等多个领域,且在书法和绘画上也有杰出表现。陶弘景一生著作颇丰,对后世影响深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