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伤寒论》注本。《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7卷。日本丹波元简(廉夫)撰于享和元年(1801年)。前6卷列述六经病;卷7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伤寒论》原文悉遵我国宋高保衡、林亿校订本,而将其他《伤寒论》传刊本之异同,尽注于各条之下;原论中之误文、脱文,本汉儒尊经之意,不妄改易;校勘亦较精详。其诠释仲景原文,采辑成无己以下数十家之注文,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对原文中条理牴牾、字句钩棘、不易晓明者,“勿敢妄于穿凿”。方解部分,除选注诠释外,并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一些效方。作者又于此书“综概”中指出:读《伤寒论》,“宜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发汗吐下、攻补和温之别”。对读者甚有启发。现存多种刊本,最早为日本文政五年(1822年)聿修堂原刻本,建国后我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作者简介
丹波元简是一位在日本乃至中日两国享有盛誉的汉医学家。他的生平、学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通过深入探索,人们可以发现丹波元简不仅仅是一个医学家的身份那么简单,他背后的故事和贡献于中日两国的医学交流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
首先,丹波元简的家族背景极为显赫,其家族是日本古代医学世家,源自中国汉代刘邦的后裔。这一血统给予了他非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丹波元简不仅继承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更将这些知识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汉医的第三大学派——折衷派(考证学派)。他的成就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对前人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
其次,丹波元简的学术成就令人瞩目。他撰写了多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如《素问识》、《难经疏证》等,这些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脉学辑要》一书总结了日本宽政以前的脉学经验,创新和发展了脉学理论,成为学习和研究脉学的重要参考书。丹波元简的这些著作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医学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创新精神。
再者,丹波元简在医学教育和传承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在江户医学馆讲授《素问》等医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医术和医学理念得到了儿子丹波元胤和丹波元坚的继承与发扬,使得丹波家族成为了日本传统医学的优秀代表者。这种跨代的医学传承不仅保证了丹波家族医学知识的延续,也为日本乃至世界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丹波元简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一位医学家对于学术研究、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热情和执着。他不仅是日本汉医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更是中日医学交流的桥梁。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丹波元简不仅丰富了自己国家的医学体系,也为中日两国的医学交流搭建了桥梁,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互相理解和尊重。他的工作和成就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表明了医学无国界,医学的发展需要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综上所述,丹波元简不仅是日本汉医学的重要人物,也是中日医学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他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家族背景都展现了一个医学家的全面形象。通过对丹波元简的深入了解,人们不仅能学习到丰富的医学知识,更能体会到文化交流在促进人类健康和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录
卷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卷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卷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卷四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卷四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卷五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卷五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卷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卷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卷七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