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全一卷。唐代圭峰宗密撰。简称原人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旨在破除儒道二教之妄执,究寻人类本源。分为四篇:(一)斥迷执,破斥儒道二教元气剖判说及虚无大道说。(二)斥偏浅,就佛教中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之所说,破斥业为本说、色心相续说、赖耶缘起说、万法皆空说。(三)直显真源,依华严一乘显性教之旨,以本觉之真心,为天地万有之本源,显示一切有情本来是佛。(四)会通本末,会通前所破之诸教,悉引入一乘方便教。注疏有发微录三卷、原人论解五卷、原人论合解二卷等。
作者简介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的作者是唐代高僧澄观法师(又称清凉国师),以及他的弟子宗密法师。
澄观法师(738年-839年),是唐代著名的华严宗大师,被尊为华严宗第四祖。他生于江苏江阴,出家后精研佛法,尤其擅长华严学,著述丰富。在唐德宗兴元元年到贞元三年间(784~787年),澄观撰写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简称《大疏》)六十卷,系统解释了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文义。随后,他又为弟子们撰写了《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简称《演义钞》)九十卷,进一步阐释《大疏》的内容,深化对《华严经》的理解。澄观的这两部著作对华严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宗密法师(780年-841年),法号圭峰,是华严宗五祖,也是禅宗荷泽宗的重要传人。他是澄观的弟子之一,对《华严经》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宗密所著的《华严经行愿品疏钞》是对《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疏解,共六卷,详尽阐述了《行愿品》的教理与修行方法,强调了普贤十大愿王的重要性,对后世修行者影响颇深。
综上所述,《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实际上是基于澄观法师的教法,由宗密法师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一部重要疏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