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哲学著作。明清之际王夫之撰。运用《庄子》的思想资料发挥自己的哲学观点。书中肯定了庄子“大小无定量”、大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但又强调,大小并非没有界限,大小的区别和转化依赖于一定的“情”或“势”,从而与《庄子》中的相对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划清了界限。针对《庄子》抹煞客观物质存在,师法自己的主观臆想(即“师心”)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王氏主张从客观事物出发,研究客观事物,“以物为师”,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针对《庄子》中的不可知论,王氏指出,个人的认识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却是无限的:“天下之心知无涯”,充分肯定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的能力。强调只要经过实际的“陶铸”功夫,就能认识和改造世界。书中对《庄子》“不谴是非”、“逃之空虚”等主张也进行了批判。收入《船山遗书》,1962年中华书局整理点校后,与《老子衍》合编刊行。岳麓书社新版《船山全书》编入第13册。
作者简介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是中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和诗人。王夫之是“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其一生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他坚持反清复明的立场,誓不剃发,是明朝遗民的代表。
王夫之的主要成就包括但不限于:
哲学贡献:王夫之是一个气学集大成者,他对宋明朝以来的思想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启发并酝酿了近代启蒙思潮。他在朴素形态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达到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术著作:王夫之一生著述颇丰,现存世的作品有73种,401卷,散佚的约有20种。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如《周易外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等,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个人品质:王夫之晚年体弱多病,甚至连笔墨纸砚都拿不动了,但他依然坚持著书立说,体现了极高的精神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历史影响:虽然王夫之在世时几乎默默无闻,但大约300年后的清朝晚期,曾国藩等人将他的著作全部出版,使得人们认识到了这位大学者的伟大。他的文章由于独来独往,缺少交流,文字表达晦涩,因此要完全理解他的文章,需要对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有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王夫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符号,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推崇和研究。
目录
庄子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