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尔雅-梅彪

作品简介

关于丹药及其有关文献的简要索引的中药学著作。蜀州江源 (今崇州市) 人梅彪著于唐元和年间 (806年~820年)。仿 《尔雅》 体例,因以金石类药物为主要内容,故名。全书1卷,分为6篇。卷上释诸药之异名,收金石药名62种、动植物药名97种; 卷下论多种丹药名称、别名、异号,收丹药名68种、别名异号24种。还收载唐以前记载有丹药的文献名称,以及多种丹药炼制法的名目。该书易查询,浅显易懂,得以流传。国内现存明末汲古阁精抄本、《别下斋丛书》本、《正统道藏》本、商务印书馆 《丛书集成》本等10种版本。

作者简介

梅彪是唐代的一位道士,与《医门秘录》的作者梅崇献可能为同一人。 在探讨梅彪的身份时,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历史背景

唐代道教的发展: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道教思想深入人心,道士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参与宗教仪式,还涉猎医药、炼丹等实践领域。因此,唐代道士如梅彪能够撰写医药典籍,也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自然现象。
医药学的进步:唐代的医药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道士同时也是医学家。他们结合道家的养生思想和实践经验,编撰了大量的医药典籍。《医门秘录》作为其中的一部作品,体现了当时医药学的成就和特色。
作品特色

理法方药俱备:《医门秘录》不仅收录了前贤的经典方剂,还有所创新。这表明梅彪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使得该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文献价值的体现:《医门秘录》不仅是一本医药书,还是一本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书。它记录了唐代乃至更早时期的医药知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成就

医药学的贡献:梅彪通过撰写《医门秘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药学资料。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后来的医药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传承的作用:作为一位道士,梅彪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发挥了作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道家的养生理念,促进了道教文化与医药学的结合,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身份推测

与梅崇献的关系: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梅彪与《医门秘录》的作者梅崇献可能为同一人。这一推测基于两者的作品内容和成书时间的高度相似性。
学术影响的评价:如果梅彪与梅崇献确为同一人,那么他在唐代的学术界无疑拥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医药学知识和道家修养,使他成为了当时道教与医药学交叉领域的代表人物。
在进一步探讨梅彪的贡献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的流传与保存:考察《医门秘录》等作品的流传情况,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保存状态和影响力。
与其他道士的比较:将梅彪与其他唐代道士进行比较,分析他的独特之处和对后世的具体影响。
现代研究的现状:查阅现代学者对梅彪及其作品的研究,了解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和认识的变化。
综上所述,梅彪作为唐代的一位道士,他的身份和成就与《医门秘录》紧密相关。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唐代医药学的高水平,也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梅彪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唐代道教与医药学的交融与发展。

目录

石药尔雅序
石药尔雅卷上
石药尔雅卷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