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论-陈那

作品简介

全一卷。印度陈那(梵Digna^ga )着,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书中主张宇宙间之一切万法皆为心识所变现,实无外境。举出五言四句之六颂,各作长行解释之,而以蛇、绳、瓶、衣等为譬喻。凡有二译,除本书外,另有南朝陈代真谛所译之解卷论一卷,该书仅举出五言四句之颂四颂半,而略作解释,内容与本书大致相同。

作者简介

陈那,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理论家,新因明学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印度中世纪逻辑之父。以下是对陈那的具体介绍:

早年经历与转变

出生背景:陈那出生于南印度香至国,属于婆罗门种姓。
信仰转变:他最初修习外道,并曾学小乘犊子部佛教,最终拜世亲菩萨为师,转学大乘佛教。
学术贡献与影响

新因明学说:陈那是新因明学说的奠基人,对后世的佛教逻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辩才无双:他以其卓越的辩才挫败诸多外道,因此在当时著称于世。
师徒关系与传承

师承:陈那拜世亲菩萨为师,深入学习大乘佛教。
弟子:他的弟子包括自在军等人,其中自在军后来成为因明大师,继承并发展了陈那的学说。
宗教地位与评价

宗教地位:陈那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人物。
历史评价:他被后世尊称为“印度中世纪逻辑之父”,显示了他在逻辑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生平事迹与传说

生平事迹:关于陈那的具体生平事迹,史料记载较为有限,但他的学说和影响力却是显而易见的。
传说故事:由于陈那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围绕他的故事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学术成就与著作

学术成就:陈那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新因明学说的建立和发展上,他对逻辑学的贡献被后世学者广泛认可。
著作:虽然具体的著作未能完整流传至今,但他的思想和理论被后来的佛教经典和文献所引用和讨论。
影响与传播

对后世的影响:陈那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佛教内部的逻辑学发展,也对印度乃至世界哲学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随着佛教的传播,陈那的学说也传入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对这些地区的佛教思想和学术研究产生了影响。
现代研究与认识

学术研究:现代学术界对陈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逻辑学理论和佛教哲学思想上,试图还原和理解其学术体系的全貌。
认识与评价:现代学者普遍认为陈那是佛教逻辑学的重要人物,对其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外,在进一步探讨陈那的学术贡献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比较研究:将陈那的因明学说与其他学派的逻辑学进行比较,以展现其独特性和普遍价值。
历史背景:了解陈那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应用:探索陈那逻辑学理论在现代的应用可能性,尤其是在逻辑思维训练和哲学研究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陈那不仅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理论家,还是新因明学说的奠基人,其学说对后世的佛教逻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和学术成就,至今仍受到学术界和佛教界的尊重和研究。通过对陈那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佛教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