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原题苏门山隐士还阳子迷,出朴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衍类。《新唐志》著录还阳子《大还丹金虎白龙论》。本书有跋,称 横峰先生永阳子杜希遁书先师药诀,赠大隐南阳公,时在唐僖宗 光启二年(886年)。本书题“苏门山隐士还阳子述”。述内丹术。 疑有房中术。
作者简介
还阳子是明末清初全真道道士郭静中的道号。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因其独特的生平和成就而留名后世,还阳子便是其中之一。以下是具体分析:
基本信息
姓名与生卒年月: 还阳子的本名是郭静中,生于1558年,卒于1644年。
籍贯: 他出生于河南修武,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道号: 他的道号为迎阳子,而人们更多地称呼他为还阳真人或还阳子。
修道经历
早年兴趣: 郭静中自幼便对道教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期就喜好方外之游,即对尘世之外的修行生活充满向往。
遇师学艺: 他在华山遇到了一位姓刘的异人,从此获得了金丹术及五雷法的传授,这为他后来的修道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灵验祷雨: 由于擅长使用五雷法祷雨,且多次成功,因此名声大振,成为了当时各省院司及州县长吏争相邀请设坛祈雨的对象。
社会影响
官方认可: 山西府督因其名声,特地为其创建了会柏园道院,并邀请还阳子担任住持,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荣誉和认可。
文人交往: 当时的名士傅山曾拜还阳子为师,他还与文学家赵南星结为方外之友,显示了他在文人墨客中的广泛影响力。
著述流传: 还阳子不仅在道教实践中有所成就,还有《易注》等著作传世,体现了他在文化知识领域的贡献。
传说故事
梦境预示: 据说郭静中在童年时曾梦见自己驱龙行雨,这被视为他后来成为祈雨高手的预兆。
弃家修行: 成年后,他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家庭,投身于道教修行之中。
神秘踪迹: 还阳子在晋、赵、燕、齐以及豫章楚粤间往来,其行踪神秘莫测,留下了许多传说。
道教地位
全真道传承: 作为全真道的道士,还阳子继承了全真派的教义和修炼方法,是明末清初该派别的重要代表之一。
道教实践: 他在道教实践中的成功,如祷雨灵验,增强了道教在民间的影响力和信仰基础。
道教文化: 还阳子的生平和事迹,反映了明末清初道教文化的兴盛和道士在社会中的角色。
历史评价
当代评价: 在当时,还阳子以其超凡的道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敬仰。
后世影响: 他的事迹和著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明末清初道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此外,在深入了解还阳子的生平和成就后,可以进一步探讨他的修道理念、道教仪式的具体实践,以及他在道教史上的地位等方面。例如,他的金丹术和五雷法是如何具体操作的?他在道教仪式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教义和实践对后来的道教发展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
总结而言,还阳子郭静中不仅是一位在道教实践中有着卓越成就的道士,也是一位在文化知识领域有所贡献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和事迹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宗教历史,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对道教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还阳子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
目录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