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录-裴休

作品简介

全一卷。全称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又作断际禅师宛陵录。唐代裴休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内容辑录黄檗希运禅师住于安徽宣州宛陵时,与裴休等人之宗乘机缘对话。希运以‘禅’乃生死大事,不能等闲视之;并强调公案对于顿悟之重要性,显示自其开始,禅林已将公案作为参禅之特殊法门。

作者简介

裴休,字公美,是唐朝中晚期的名相及盐税改革者之一。他的生平和事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是在政治和书法方面成就显著。

早年生活与教育背景

出身与早年学习:裴休出生于791年,来自孟州济源(今属河南)的一个显赫家族。他自幼志操坚正,白天学习经籍,夜晚攻习诗赋,显示出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扎实的文学基础。
科举及仕途开始:在唐穆宗长庆年间,裴休中乡试,正式踏入仕途。文宗大和元年(827年),他入为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修撰,这标志着他在官场上的正式起步。
政治生涯与成就

官职晋升:裴休的政治生涯可谓一帆风顺,从地方小官逐步升至朝中重臣。他曾担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侍郎等职,最终成为宣武节度使,权势一时无两。
盐税改革:作为盐税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裴休在经济政策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改革措施有效改善了唐朝的财政状况,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书法艺术与贡献

书法风格:虽然裴休在书法界的名声不如颜真卿和柳公权那样响亮,但他的书法实力不容小觑。他的书法作品《定慧禅师碑》以其刚劲有力又不失古雅清雅的风格,成为唐代楷书的经典之作。
书法影响:裴休的书法造诣得到了时人的认可,尽管传世作品不多,但每个字都堪称楷书的典范。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当代,也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个人品质与社会评价

品德高尚:据记载,裴休为人正直,不贪图虚名。即使在高位上,他也保持着清廉的形象,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难能可贵。
社会评价:裴休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艺术方面,他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一代楷模。
总的来说,裴休不仅是唐朝中晚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他的生平和事迹展现了一个多面的历史人物,其政治智慧和文化成就同样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铭记。通过了解裴休的一生,不仅能更全面地认识唐代的政治文化环境,还能深刻领会到个人品德和才华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